一盅兩件 ─ 茶盅裡的情韻
香港文化博物館
徐展堂中國藝術館專題展覽廳
2004年1月11日 - 2004年11月29日
 
所謂「一盅兩件」便是上茶樓喝茶,一邊品茗一邊享用點心,香港人俗稱「飲茶」。「一盅」是焗盅,或稱蓋杯,意即用蓋杯泡茶,舊式茶樓「夥計」(茶樓侍應)拿著大水煲為茶客添水,現在大部份的茶樓都已改用茶壺取代蓋杯,然而蓋杯的設計卻愈趨精巧,而且成為特色收藏。「兩件」是指點心,如蝦餃、燒賣等。香港的茶樓賣點心的方式獨特有趣。以前點心員用布帶縛著點心盤掛在胸前叫賣點心,後來才有滿載不同種類的點心車掛著點心名稱的牌子在茶樓出現。


除了點心以外,茶樓都供應不同種類的茶給茶客選擇,如普洱、壽眉、香片等,不過「企堂」(茶樓侍應)問到茶客要喝甚麼茶的時候,「唔該普洱………」總是最熱門答案。據說普洱茶不但止渴消滯,更不會澀口傷胃,所以特別受茶客青睞;加上普洱茶耐放、耐泡,茶樓老闆可大量入貨存儲,一般家庭存放亦覺方便,自然倍受歡迎。近年陳年普洱更成為收藏對象。著名的老號茶餅,例如宋聘、同慶、同興和同昌等,取價動輒萬元,真是名符其實,「可喝的古董」。


究竟這些每天陪伴許多香港人的普洱茶是從何而來的呢? 不如讓這個展覽與你一邊鑑賞有趣別緻的蓋杯藏品,一邊細味普洱茶之樂。
 
展品精選

圖:同興餅茶
圖:同興餅茶
同興筒茶(原包裝復修模樣)、同興餅茶
二十世紀初期

古董普洱茶品鑑,講求年份,有越陳越香,越老越醇之說,這些陳年老號所製作的普洱茶餅,被鑑賞收藏家列為普洱中之極品,而且非常罕有。


宋聘茶票
新星茶莊藏品

「茶票的內容、設計、印刷技術都隨著不同時間而演變,可了解其時印刷技術、社會習俗及營商方法的蛻變。由於古董普洱餅茶不常見到,茶票亦成為愛好者的珍藏。」 (楊慧章先生)
宋聘茶票


藍印(甲/乙級)包裝紙 藍印(甲/乙級)包裝紙
1950年代
王漢堅先生藏品

當時中茶公司為求促銷,將餅茶分級包裝,並於餅紙上以綠色墨水分別蓋上「甲級」、「乙級」字樣,以作識別。但弄巧反拙,對銷售反為不利。茶公司遂用藍墨水將「甲/乙級」字樣遮蓋,作無分級餅茶出售。但經年月洗禮,藍墨色褪去,遂重現「甲級」「乙級」字樣。


製茶模
1990年代
林奇苑茶行藏品

製茶模


茶篩 茶篩
新星茶莊藏品

茶行用各式大小疏密的茶篩分茶,有「撈」、「篩」、「撻」、「破」幾個工序: 「撈」:上下搖動,目的是把茶葉中較粗的搖到上層,較幼的落在下層。 「篩」:左右橫向搖動,分選粗幼的茶葉。 「撻」:用力上下搖晃,把長直的茶骨分隔出來。 「破」:拋出茶末。


粉紅地開光博古皮球花蓋碗
清末至二十世紀中期
董瑞萼先生藏品
粉紅地開光博古皮球花蓋碗


彩繪花鳥蝴蝶蓋碗 彩繪花鳥蝴蝶蓋碗
清末至二十世紀中期
董瑞萼先生藏品



紅地開光彩繪龍鳳蓋碗

清末至二十世紀中期
董瑞萼先生藏品

紅地開光彩繪龍鳳蓋碗




其他展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