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众里寻她 — 南京博物院藏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展」特备节目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节目均以粤语进行费用全免,节目内容并不代表博物馆立场。有关恶劣天气的紧急安排,请按此参阅详情。节目如有更改或取消,恕不另行通知。查询请致电2180 8260。

节目内容

曼舞娉婷 — 从舞蹈探索中国女性古典形象

节目请来专业舞者以展览中的几件重点展品为创作灵感,配合相应的服饰、装扮,示范四种不同风格的中国古典舞,以呈现出不同朝代的女性形象与气韵。每场节目均设演后教育活动,每次会专注讲解其中一种演出舞蹈,并欢迎观众与台上的舞者互动,亲身体验中国古典舞的魅力。

日期 2022年12月4日(星期日)
2022年12月11日(星期日)
2023年1月7日(星期六)
2023年2月4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2时30分至下午3时15分
地点 一楼剧院
参加方法 无须预先报名。剧院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予观众入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工作坊系列

听听故事动动手 — 古代中国女性时尚亲子读书会

故事哥哥姐姐将会透过说故事和做手工,带领大小朋友进入时光隧道,从两汉走到明清,看看中国古代女性服饰的演变,了解女性在不同时代的生活。

日期 2022年12月10日(星期六)
时间 第一节:上午11时至下午12时30分(博物馆小先锋专场)*
第二节:下午2时30分至4时
地点 地下教育活动室
导师 吴燕琳女士(第一节)、柯佳列先生(第二节)
对象 6至10岁小朋友(须由1位家长陪同)
参加方法 每节名额20人(10对亲子)。活动将于2022年11月14日上午10时起接受报名,截止报名日期为2022年11月25日下午3时。报名须递交已填妥之教育及推广活动报名表格(下载表格)。如报名人数超额,名额将以公开抽签方式分配。成功申请者将获电话通知。
公开抽签 2022年11月29日上午11时|地下教育活动室
*注 从未参加过博物馆小先锋活动之会员,如报名参与第一节工作坊,可获优先分配名额。如首次参加的会员人数超额,亦将以公开抽签方式分配。

 

幸福时光──刺绣初体验

一针一线,一起一落,刺绣是一门让人心境平静的手艺。工作坊导师将指导参加者运用基本针法,亲手完成一件小作品,享受刺绣的乐趣。

日期 2023年2月4日(星期六)
时间 第一节:上午10时30分至下午12时30分
第二节:下午2时30分至4时30分
地点 地下教育活动室
导师 郭雯芬女士
对象 12岁以上人士
参加方法 每节名额10人。活动将于2023年1月9日上午10时起接受报名,截止报名日期为2023年1月20日下午3时。报名须递交已填妥之教育及推广活动报名表格(下载表格)。如报名人数超额,名额将以公开抽签方式分配。成功申请者将获电话通知。
公开抽签 2023年1月27日上午11时|地下教育活动室

 

你都得!儿童刺绣工作坊

刺绣是古时大家闺秀必备的才艺,从小就开始学习。本工作坊导师将教授小朋友穿针引线,运用两个基本针法去完成一件小作品,一尝刺绣的乐趣。

日期 2023年2月11日(星期六)
时间 第一节:上午10时30分至下午12时30分(博物馆小先锋专场)*
第二节:下午2时30分至4时30分
地点 地下教育活动室
导师 郭雯芬女士
对象 8至12岁小朋友(须由1位家长陪同)
参加方法 每节名额20人(10对亲子)。活动将于2023年1月16日上午10时起接受报名,截止报名日期为2023年1月27日下午3时。报名须递交已填妥之教育及推广活动报名表格(下载表格)。如报名人数超额,名额将以公开抽签方式分配。成功申请者将获电话通知。
公开抽签 2023年1月31日上午11时|地下教育活动室
*注 从未参加过博物馆小先锋活动之会员,如报名参与第一节工作坊,可获优先分配名额。如首次参加的会员人数超额,亦将以公开抽签方式分配。

 

讲座系列

香闺缀珍 — 图说明清才媛的艺术与才情

明末清初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对当时艺术创作影响深远, 此时「才情」二字已经作为最高的审美规范,这一段光景由于政治、经济及文化种种条件的契合,一大批才华横溢的知识女性走向历史前台,她们流传至今的艺术创作为当下的我们理解古代优质传统打开了一扇门。

是次讲座邀请到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曹清女士通过百多幅古代才媛作品,结合展品深入解读这批知识女性,讲述她们「婉而秀,静又专」的风貌和才华。

日期 2022年12月17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讲者 曹清女士
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首播平台 香港文化博物馆YouTube频道
语言 普通话

 

性别视角下 「暖老」 一例: 清代男女笔下的 「汤婆子」

「汤婆子」是古人在寒冷季节就寝时放置在被盖内的暖足工具,又称 「汤婆」、 「脚婆」、 「锡夫人」 等,多用铜锡制成。老人大多畏寒怕冷,「汤婆子」发挥保暖功能,所以广受采用。由于古人认为妾侍可作床笫间 「暖老」 之用,因此能用来暖足的「汤婆子」也被指具有「暖老」功能。

是次讲座邀请刘咏聪教授介绍清代男女文人笔下有关 「汤婆」的书写,并解读称暖足器为 「婆」的性别想象。

日期 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一楼剧院
讲者 刘咏聪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及教授
参加方法 无须预先报名。 剧院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予观众入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从南博精品看中国女性千年文化生活潮流

「时尚」不是现代人的专利,不同时代和民族都有各自的时尚。衣饰、妆容、生活器物是时尚,也是文化。讲者将透过「众里寻她 — 南京博物院藏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展」中展出的珍贵女性文物,介绍中国千年文化生活时尚和文化精粹。
 
是次讲座将由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艺术)邓民亮博士与我们一起探寻这些不同朝代的「时尚潮物」所包含的历史、艺术和文化讯息,从不一样的角度,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女性的形象、生活日常和非凡才艺,并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去探视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变。
日期 2023年1月28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一楼剧院
讲者 邓民亮博士
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艺术)
参加方法 无须预先报名。 剧院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予观众入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讲座直播平台 香港文化博物馆YouTube频道

 

金陵 — 明末清初画坛大都会

金陵(即今日的南京)是历史名城,自六朝、南唐至明末清初,出现数次文化发展高峰。明亡入清,金陵作为前朝之留都,成为追思和凭吊故国象征之地。基于其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金陵吸引了大批本地和流寓画家,荟萃于此,亦包括遗民文人、青楼女画家、收藏家、赞助人、出版商等,他们之间的连系和互动关系,成就了复杂又独特的画坛风貌。不少画家强调个人主义创作,或是融入不同时期和地域风格,结合金陵的生活体验和实景山水,创作出大量写实写意兼备、既浪漫又富奇趣的时代画作。

是次讲座邀请到司徒元杰先生阐述明末清初的画坛大都会-金陵,同时分析其独特画风的形成及对后世画坛的影响,与观众一同探索这个在明末清初最活跃的文化大都会和艺术中心。

日期 2023年2月11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一楼剧院
讲者 司徒元杰先生
香港艺术馆前首席研究员 (至乐楼及吴冠中藏品)
参加方法 无须预先报名。 剧院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予观众入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前往「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众里寻她 — 南京博物院藏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展」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