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节目
文化速递—多媒体视像节目
博物馆特别为学校及非牟利团体,免费提供多媒体视像节目外借服务,将本馆展览内容及文化、艺术、历史等信息传递至学校与社区。欢迎致电2180 8260查询外借详情。
编号 | 节目名称 | 简介 |
---|---|---|
1 | 犁耕岁月 | 介绍一位老农夫在大屿山东涌还未大规模发展前的稻米耕种生涯。(约8分钟) |
2 | 香江飞鸿 ─ 二十年代的明信片 | 精选博物馆以明信片介绍1920年代香江面貌的展览片段。(约20分钟) |
3 | 沙头角鹤佬迎亲 | 介绍本地鹤佬渔民的迎亲习俗。(约5分钟) |
4 | 上水廖万石堂祭祖 | 介绍上水廖氏家族的春祭仪式。(约20分钟) |
5 | 渔民生活 | 介绍50年代香港渔民的捕鱼作业和起居生活。(约3分钟) |
6 | 传统节庆 | 辑录粉岭围彭氏的太平洪朝、河上乡洪圣诞抢花炮、西贡粮船湾和元朗十八乡的天后出巡,以及沙田大围和长洲举行的太平清醮等节庆活动片段。(约15分钟) |
7 | 铁路游踪 | 记录九广铁路兴建及通车过程,以及沿途新界景色。(约4分钟) |
8 | 旧貌新颜 | 介绍新界新市镇发展对新界面貌所起的变化。(约7分钟) |
9 | 粤剧传统剧目 | 选取五出粤剧介绍传统剧目的精彩片段,分别为《七状纸》、《大闹青竹寺》、《六郎罪子》、《玉皇登殿》及《平贵别窰》。 (约15分钟) |
10 | 岭南画派大师 ─ 赵少昂 | 介绍岭南艺苑,以及赵少昂教授的艺术生活与成就。(约13分钟) |
11 | 玩具发动了 | 昔日的电动和发条玩具,陪伴一代人成长,启发无数孩童的想像空间。(约5分钟) |
12 | 木版印刷 | 记录传统木版印刷的技术,并介绍雕版及单色、套版印刷的过程。(约4分钟) |
13 | 传统小吃 | 辑录新界乡间年长妇女制作炒米饼和客家茶鉥的过程。(约5分钟) |
14 | 版画简介 | 介绍多种版画的制作方法: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及综合版。(约16分钟) |
15 | 钟大富的铜版画 | 记录钟大富制作铜版画的过程,并介绍凹版画的特色。(约30分钟) |
16 | 梅创基的木刻版画 | 记录梅创基制作水印木刻版画的过程,并介绍凸版画的特色。(约30分钟) |
17 | 廖少珍的石版画 | 记录廖少珍制作石版画的过程,并介绍平版画的特色。(约30分钟) |
18 | 韩志勋的丝印版画 | 记录韩志勋制作丝印版画的过程,并介绍孔版画的特色。(约30分钟) |
19 | 刘掬色的新媒体版画 | 记录刘掬色以科技新元素制作版画的过程,展示版画技术的新突破。(约30分钟) |
20 | 刘淑芬的综合版画 | 记录刘淑芬利用拼贴方法制作版画的过程。(约30分钟) |
21 | 龙船舞 | 辑录鹤佬妇女在沙头角「接新娘」及在大埔大王爷诞时所跳的传统舞蹈。(约2分钟) |
22 | 织箩笠 | 介绍织箩笠所用的工具及其制作过程。(约4分钟) |
23 | 宗族活动 | 介绍新界宗族的春祭、开灯及秋祭仪式。(约10分钟) |
24 | 打棉胎 | 介绍打棉胎所用的工具及其制作过程。(约5分钟) |
25 | 三栋屋博物馆:从古迹到博物馆 | 介绍三栋屋博物馆的复修工作、建筑特色、展品及服务。(约10分钟) |
26 | 生活.心源:靳埭强设计与艺术 | 概述靳埭强博士的创意设计和培育新进的热诚,并从多角度窥探设计师的生活艺术、工作态度,以至其作品与大自然的融和。(约30分钟) |
27 | 13点古典美人扮相(电脑游戏光碟) | 以本港著名漫画家李惠珍设计的13点为主角,介绍中国历朝妇女的服饰和装扮。 |
28 | 印艺汇萃问答游戏(电脑游戏光碟) | 透过问答游戏,认识版画的基本知识,如版画种类、制作步骤,以及其他有趣资料。 |
29 | 二十一世纪香港妇女:机遇与挑战 | 辑录五位讲者,包括陈婉娴议员、郑李锦芬女士、洪雪莲博士、张宝莲女士和谭少薇教授,以及嘉宾主持张妙清教授在本馆举行「二十一世纪香港妇女:机遇与挑战」论坛上所发表关注妇女的论题。(约2小时) |
30 | 钻出食器迷宫(电脑游戏光碟) | 透过协助顽皮仔逃出食器迷宫,从中认识中国古代饮食器具的制造材料和功能。 |
31 | 香港百年老号洋服店 ─ 亚民兴昌 | 介绍香港一间百年老号的洋服店,并讲述洋服在香港的兴衰。(约10分钟) |
32 | 度度身订造的世家 ─ 张水法 | 介绍张水法设立的订制服装公司,以及订制服装在香港的发展情况。(约10分钟) |
33 | 「潮 ─ 香港时装设计」 设计师系列(一)客席策展人:文丽贤 | 文丽贤担任「潮 ─ 香港时装设计」展览的客席策展人,介绍九位香港时装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及概念。(约12分钟) |
34 | 「潮 ─ 香港时装设计」 设计师系列(二)香港时装设计师:郑兆良、伊嘉、刘志华 | 记录三位参展时装设计师举办的精彩时装表演片段。(约27分钟) |
35 | 「潮 ─ 香港时装设计」 设计师系列(三)香港时装设计师:邓达智、张路路、杨远振 | 记录三位参展时装设计师举办的精彩时装表演片段。(约21分钟) |
36 | 「潮 ─ 香港时装设计」 设计师系列(四)香港时装设计师:刘家强、马伟明、尹泰尉 | 记录三位参展时装设计师举办的精彩时装表演片段。(约56分钟) |
37 | 香港摄影系列(一)之诗影凡心.陈复礼 | 介绍摄影艺术家陈复礼跨越半世纪的摄影生涯,以及他如何将中华文化融合於摄影内,创作「影画合壁」的摄影作品。(约16分钟) |
38 | 香港摄影系列(一)之光影画意.简庆福 | 介绍摄影艺术家简庆福的早期作品、获奖经过,以及数码时代带给他在摄影创作上的灵感。(约14分钟) |
39 | 香港摄影系列(一)之永恒影诗.黄贵权 | 介绍摄影艺术家黄贵权从拜师学艺,再逐步成功开创画意摄影的新路向,以及其出神入化的摄影技巧。(约20分钟) |
40 | 长洲太平清醮(普通话旁白、简体字字幕) | 香港特区政府向国家文化部申请把「长洲太平清醮」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制作此录像,介绍项目的缘起、内容及传承。(约13分钟) |
41 | 大澳端午龙舟游涌(普通话旁白、简体字字幕) | 香港特区政府向国家文化部申请把「大澳端午龙舟游涌」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制作此录像,介绍项目的缘起、内容及传承。(约10分钟) |
42 | 香港潮人盂兰胜会(普通话旁白、简体字字幕) | 香港特区政府向国家文化部申请把「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制作此录像,介绍项目的缘起、内容及传承。(约9分钟) |
43 | 大坑舞火龙(普通话旁白、简体字字幕) | 香港特区政府向国家文化部申请把「大坑舞火龙」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特别制作此录像,介绍项目的缘起、内容及传承。(约9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