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平凡•不平凡 ― 李小龍

二樓 專題展覽館六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
李小龍基金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聯合籌劃
星空華文傳媒電影有限公司贊助

李小龍(1940–1973)原名李鎮藩,以「Bruce Lee」之名蜚聲國際的巨星。他生於美國,在香港和美國求學,在美建立「振藩國術館」,破格將中國功夫理念引入美國影視界;1971年回港拍攝五部電影,成為經典;他糅合多家武術理念,創立「截拳道」。在鏡頭外的李小龍愛家庭,愛閱讀,以書信流露真摰情誼,透過文字闡述一生理念。他一生力求突破固有限制,透過每日操練和自省,超越自我,蛻變成國際傳奇。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李小龍基金會再度攜手,呈獻「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展覽,展示約400件珍貴文物,並增設大型光影多媒體展示及互動項目,從電影、武術、個人修為等方面,回顧李鎮藩堅毅的歷程,如何造就李小龍的傳奇。

按此瀏覽展覽專題網站。


 


 

特備活動

網上節目

家人細說李小龍影片         香港文化博物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系列 《人海孤鴻》(1960)電影放映會暨「1959年之前的李小龍」座談會

展品精選

李小龍於美國電視劇《盲人追兇》中穿著的紅色運動服 (複製品)

李小龍基金會提供

李小龍於美國電視劇《盲人追兇》中穿著的紅色運動服 (複製品)

 

電影《唐山大兄》海報

電影《唐山大兄》海報

1971年
近彼岸先生提供

 

李小龍於電影《死亡遊戲》中穿著的經典黃色戰衣

1972至1973年
香港電影資料館提供

李小龍於電影《死亡遊戲》中穿著的經典黃色戰衣

 

李小龍的劍擊面罩

李小龍的劍擊面罩

李小龍基金會提供

 

頒發給李小龍的全美空手道錦標賽紀念獎座

1968年
陸地博士提供

<p><strong>頒發給李小龍的全美空手道錦標賽紀念獎座</strong></p> <p>1968年<br />陸地博士提供</p>

 

<p><strong>截拳道系統牌匾(複製品)</strong></p> <p>1960年代末<br />陸地博士提供</p> <p>1967年,李小龍創立「截拳道」,為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武學思想,利用這些牌匾解釋截拳道系統的三個階段。</p>

截拳道牌匾(複製品)

1960年代末
陸地博士提供
 

 

設置於洛杉磯振藩國術館的截拳道牌匾

1960年代末
李小龍基金會提供

<p><strong>設置於洛杉磯振藩國術館的截拳道系統牌匾</strong></p> <p>1960年代末<br />李小龍基金會提供</p>

 

李小龍與妻子蓮達、兒子國豪與女兒香凝

李小龍與妻子蓮達、兒子國豪與女兒香凝

1970年代
李小龍基金會提供

 

李小龍用以自勉的破損眼鏡

1973年
星空華文傳媒電影有限公司提供
 

<p><strong>李小龍用以自勉的破損眼鏡</strong></p> <p>1973年<br />星空華文傳媒電影有限公司提供</p> <p>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李小龍一家生活拮据,曾經連一副新的眼鏡也未能負擔,只能修補破損的鏡臂。回港發展後,李小龍聲名鵲起,走出困局,對破損眼鏡珍而重之,用以時刻勉勵自己,成功得來不易。</p>

 

網上節目

  
 

回顧「武˙藝˙人生—李小龍」展覽

BRUCE LEE®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ruce Lee Enterprises, LLC. The Bruce Lee name, image, likeness and all related indicia 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Bruce Lee Enterprises,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www.brucel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