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余音袅袅——南音的传承与创新」系列活动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节目均以粤语进行费用全免。节目内容并不代表博物馆立场。有关恶劣天气的紧急安排,请按此参阅详情。节目如有更改或取消,恕不另行通知。查询请致电2180 8260。


东华三院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合办
东华三院文物馆  香港文化博物馆   策划


【讲座一】
南音赏析:说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南音——这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的粤语说唱曲艺,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讲座以阮兆辉教授的研究为基础,探讨南音如何从瞽师演唱、古筝伴奏的传统形式,演变至融入现代音乐与艺术的创新诠释。讲座将以经典曲目为例,剖析南音自二十世纪初融入粤剧和粤曲,至近年与现代音乐融合的发展历程,阐述南音如何在香港既保留传统精髓,又可以在当代文化中焕发新生,从茶楼酒肆走向大学讲堂与文化舞台,薪火相传。

日期 2025年6月28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一楼剧院
嘉宾讲者 阮兆辉教授(资深粤剧表演艺术家)
参加方法 剧院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予观众入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讲座二】 省城遗音在香港:瞽师杜焕与银娇师娘的南音、板眼与粤讴

在香港曾经或仍然传唱的南音、板眼与粤讴,不少都带有省城的印记。毕竟,这些粤语歌谣原来就出自广州。本讲座以瞽师杜焕唱过的板眼《两老契嗌交》、银娇师娘用粤讴形式演绎的《青兰附荐》为例,兼及其他例子,如家传户晓的《客途秋恨》和《何惠群叹五更》,还有以发生在宣统元年正月的广州大沙头火灾为题的各式唱词,谈谈省城印记如何遗落香江,而在晚清的新作中,香港又以甚么形象出现。

日期 2025年7月12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3时至5时
地点 一楼剧院
嘉宾讲者 程美宝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教授暨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参加方法 剧院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予观众入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音乐会】 情系麻地——南音音乐会

油麻地榕树头、天后庙、庙街、油麻地戏院和港式茶楼,承载不少香港人的集体回忆。二十世纪初,仍称「麻地」的油麻地是华人聚居的地方,至六、七十年代,油麻地已发展成繁华地区。当时,不少戏曲表演者会在茶楼或街头献唱,南音因其简单伴奏和浅白歌词而广受欢迎,这项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已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911年,广华医院于油麻地成立,是九龙半岛上首间医院,持续为小区提供中西医服务。东华三院文物馆座落广华医院的中庭,原为医院大堂,1970年东华三院庆祝成立百周年,将大堂辟为东华三院文物馆,保存机构的档案及文物。因其历史及建筑价值,2010年获政府列为法定古迹。今年是东华三院创院155周年及东华三院文物馆成立55周年,我们邀得资深粤剧表演艺术家阮兆辉教授为东华撰写新词及与年轻南音演唱者同台演出。透过这项传统民间说唱曲艺,一同回顾油麻地的人与情。

日期 2025年8月30日(星期六)
时间 下午4时至6时
地点 一楼剧院
嘉宾讲者 阮兆辉教授(资深粤剧表演艺术家)与年轻南音演唱者
参加方法 剧院将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开放予观众入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